开场:车展规模与背景介绍

上海车展-展会基础信息
✅展会时间:2025年4月23日至5月2日
✅展会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场馆地址:上海市青浦区盈港东路168号
✅展会日程:
媒体日: 2025年4月23日-24日
专业观众日:2025年4月25日-26日
公众日:2025年4月27日-5月2日
日期 类别 入馆-闭馆时间 4月23日(周三) 媒体日 09:00-18:00 4月24日(周四) 09:00-18:00 4月25日(周五) 专业观众日 10:00-19:00 4月26日(周六) 10:00-19:00 4月27日(周日) 专业、公众观众日
10:00-19:00 4月28日(周一) 10:00-19:00 4月29日(周二) 10:00-19:00 4月30日(周三) 10:00-19:00 5月1日(周四) 10:00-19:00 5月2日(周五) 10:00-15:00
✅展会简介:文末附上海车展主机厂详细平面图。

来源:上海车展官网
上海车展-重磅新车首发
(一)新能源领域佼佼者
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和特斯拉等头部车企无疑是备受瞩目的焦点。比亚迪此次带来了汉 L 和唐 L两款重磅车型,基于超级 e 平台打造,展现出超强的技术实力。汉L纯电版零百加速仅需 2.7 秒,双电机功率高达 810kW,令人惊叹;还支持兆瓦级充电,5分钟就能补充 400km 续航,极大地缓解了用户的 “里程焦虑” 。全系标配云辇-C智能悬架,配合智驾搭载的天神之眼 B 系统,算力达到 254TOPS,为用户带来了更智能、更舒适的驾驶体验。唐 L 同样表现出色,继承了家族的优秀基因,在性能和配置上也有诸多亮点,进一步巩固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


特斯拉则推出了新款 Model Y 和 Model S,再次展现了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新款 Model Y 换装了全新中控台,配备可倾斜的 15.4英寸触摸屏,新增 RGB 氛围灯和更高品质的软质包裹,豪华感显著提升。硬件上搭载最新的 4680 电池组,后驱版 CLTC 续航突破 700 公里,长续航版可达 800 公里,高性能版 0 - 100km/h 加速仅需 3.5 秒。此外,全系支持 250kW 超快充,充电 15 分钟即可补充 300 公里续航,补能效率再创新高。新款 Model S 更是亮点十足,搭载新一代 4680 电池组,单次充电续航有望超过 800 公里(CLTC工况),顶配 Plaid 版 0 - 100 公里/小时加速仅需 2.1 秒,堪称 “地表最快量产车” 之一。新车还支持最新的 OTA 功能,未来可通过软件更新解锁更多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车内交互系统也进行了优化,结合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更流畅的人机协同体验。


(二)传统豪华品牌新动向
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也不甘示弱,在本次车展上展示了他们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最新成果。奔驰带来了全新纯电长轴距 CLA 和 Vision V 概念车。全新纯电长轴距 CLA 基于 MMA 平台打造,采用 800 伏电气架构,配备碳化硅逆变器,拥有后驱和四驱两种动力。后驱车型搭载最大功率 200 千瓦、峰值扭矩 335 牛・米的驱动电机,并匹配两挡变速器;四驱车型则在前桥增加最大功率 80千瓦的驱动电机,综合输出功率为 260 千瓦,综合扭矩 515 牛・米。续航方面,搭载可用电量 85 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CLTC 工况续航里程为 850 公里,并支持最高 320 千瓦直流快充。同时,该车还配备多源热泵系统,可从多个热源获取热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奔驰 VAN.EA 纯电架构平台的前瞻之作,Vision V 概念车也吸引了众多目光,它预示着奔驰未来在商用车领域的电动化方向。


宝马 iX 电动 SUV 在升级后也有出色表现,WLTP续航突破 701 公里,M70 xDrive 版 3.8 秒破百。车辆配备智能座舱与Level 2 +高阶智驾,为用户带来了更便捷、更安全的驾驶体验。内饰方面,采用了高品质的材料和精致的工艺,营造出豪华舒适的驾乘环境。奥迪则推出了AUDI E 概念车和一汽奥迪A5L 。AUDI E 概念车外观独特,融入了奥迪经典元素,圆形轮拱替代 quattro 翼子板,一体式格栅重塑,黑色环形结构整合功能区,镂空设计优化空气动力学。动力采用800v高压充电,10分钟充370公里,100千瓦时电池 CLTC续航超700公里,零百加速 3.6秒。基于智能数字平台,搭载高通芯片,支持OTA。一汽奥迪 A5L作为首款搭载华为ADS 2.0的奥迪车型,配备双激光雷达 + 11摄像头,并支持城区领航,智能化跃升传统豪华品牌第一梯队。同时,新车轴距加长 73mm 至 2965mm,保留无框车门 + 溜背造型,并配备最新 EA888 Evo5发动机 + 48V轻混系统,油耗降低15% 。


(三)造车新势力的崛起
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在本次车展上也大放异彩,凭借创新科技和独特理念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蔚来携 NIO蔚来、ONVO乐道、firefly萤火虫三大品牌参展,展现了强大的品牌阵容。智能电动行政旗舰 ET9 作为蔚来十年科技创新的结晶之作,搭载了12项全栈技术布局、自研智驾芯片「神玑 NX9031」、线控转向系统、900V高性能电驱系统等量产核心技术成果。firefly 萤火虫同名车型也正式上市,该车支持充电与换电双模式,兼容蔚来五代站及宁德时代换电网络。配备 42kWh电池,CLTC 续航420km,后备厢容积达1250L,智能化搭载地平线征程 5 芯片,强调 “直觉交互” 座舱设计。乐道 L90 则是蔚来拓展大众市场的关键一步,基于蔚来 NT3.0 平台,支持换电与900V高压快充。智驾方面取消了激光雷达转而采用纯视觉智驾方案,售价或下探至25万元。车长超 5.1米,轴距 3105mm,第三排腿部空间 820mm,主打6/7座布局,与理想 L9 类似。


小鹏带来了G7和X9两款新车。小鹏G7以 20-25万元定价切入中型纯电 SUV市场,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焕新版。其核心优势在于 “超充 + 大空间” 的性价比组合,基于 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支持12分钟补能至 80%,CLTC 续航最高702km 。智驾方面采用 AI 鹰眼视觉方案,搭载11颗摄像头,支持高速、城区路段的全场景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主打 “车位到车位” 的连贯体验。同时,作为以家庭场景为主攻场景的产品,小鹏G7长宽高分别为 4892/1925/1655mm,轴距为 2890mm,空间表现值得期待。小鹏X9定位中大型MPV,售价35.98 万-41.98万元,计划二季度国内交付,下半年进军欧洲市场。外观极具未来感,车顶线条流畅,溜背式后风挡搭配悬浮式车顶,隐藏式门把手与电动侧滑门,再加上多辐式轮毂,时尚又个性。全系标配图灵 AI 智驾,基于端到端大模型,无需选装订阅,带来轻松智能的驾驶感受;过道版零重力太空座椅搭配可 180° 躺平的电动三排座椅,并配备10点式按摩系统,为驾乘者打造极致舒适体验。硬件方面同样出色,自研图灵 AI 芯片搭配800V高压平台与5C超充AI电池,实现充电13分钟续航400公里,解决续航焦虑;前后一体式铝压铸车身及 14 项主动安全配置,为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理想汽车则继续在增程式电动领域深耕,虽然具体新车信息尚未完全披露,但凭借其在家庭用车市场积累的良好口碑和独特的增程技术路线,其参展新车无疑也备受期待。从过往的产品来看,理想汽车注重用户的实际需求,在车内空间布局、舒适性配置以及智能化体验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未来,理想汽车有望在本次车展上带来更多关于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惊喜,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
上海车展-前沿技术展示
(一)自动驾驶技术新高度
自动驾驶技术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也是未来出行的重要发展方向。在 2025年上海车展上,众多车企展示了他们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让人们对未来的出行方式充满了期待。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已经在许多车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功能,为驾驶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便利和安全保障。而在本次车展上,我们看到了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展示,如 L3、L4 甚至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
奔驰 S 级轿车配备的 DRIVE PILOT 系统,可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在特定条件下,如交通拥堵的高速公路上,车辆可以自动控制加速、刹车和转向,驾驶者可以暂时将注意力从驾驶任务上转移开。奥迪A8的 Traffic Jam Assist 系统同样支持 L3 级自动驾驶,能够在低速行驶时实现车辆的自动跟车和转向。这些 L3 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出现,为驾驶者带来了更加轻松的驾驶体验,同时也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更令人兴奋的是,一些车企已经展示了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小鹏汽车的 XNGP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一些车型上实现了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的算法,车辆能够在复杂的城市道路环境中实现自动驾驶,包括自动变道、避让行人、识别交通信号灯等。极狐阿尔法 S Hi 版搭载 3 颗激光雷达和华为 MDC 计算平台,支持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能够在城市道路中自动规划路线,避开障碍物,实现安全、高效的自动驾驶。这些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巨大潜力,未来,自动驾驶汽车或许将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可靠性、安全性、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尽管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复杂多变的道路环境中,仍然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如何确保自动驾驶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也需要时间,以明确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信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自动驾驶技术将为我们带来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二)智能座舱新体验
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体现,在本次车展上也成为了一大亮点。各大车企纷纷展示了他们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创新成果,通过人机交互、娱乐系统、舒适性配置等方面的创新,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出行体验。

人机交互是智能座舱的核心,越来越多的车型采用了多屏互动的设计,提升了信息展示和操作的便利性。例如,宝马新世代车型放弃传统仪表盘,取而代之的是 A 柱到 A 柱超 1 米宽度的超宽视域视平线全景显示投影,图像对比度高达100000:1,达到 4K 级超清,还呈现 3D 景深效果且几乎与路面平齐。驾驶员视野内没有远端物理屏或传统仪表盘的遮挡,让驾驶员视觉焦点始终放在前方,驾驶更专注,信息更聚焦。同时,3D 抬头显示采用行业领先斜投影技术,让导航箭头 “贴” 在路面,限速标识好似悬浮在车头,驾驶员获取重要驾驶或导航信息时视线无需移动,信息呈现更自然,驾驶不分心、更安全。此外,超感智控方向盘采用划时代的竖向双辐设计,以驾驶者为中心,握持时双手自然搭在 “最佳驾驶位”,大拇指尖扫过区域可覆盖所有功能按键,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主动触觉反馈” 技术让物理按键增加触控确认功能,直觉交互体验诠释新世代宝马的 “纯粹驾驶乐趣” 。
语音和手势控制也成为了智能座舱的标配,让驾驶者能够更加便捷地操作车辆。蔚来 NOMI GPT 展示了多模态交互功能,包括语音、手势和眼动控制。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就能实现导航设置、音乐播放、车窗升降等功能,无需手动操作。手势控制则让用户能够通过挥手、握拳等简单动作来控制车辆的某些功能,如切换歌曲、调节音量等,为驾驶过程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便捷性。眼动控制技术则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视线方向来自动调整显示内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交互体验。
除了人机交互,智能座舱的娱乐系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小米汽车的 “AI 情感座舱” 搭载的 HyperOS 3.0 系统,通过多模态大模型实现 “情绪感知” 。当检测到驾驶员疲劳时,会自动播放提神音乐;识别到乘客感冒时,会推送附近药店信息。副驾屏幕还可与小米平板无缝联动,实现 “跨设备任务流转”,让乘客在旅途中也能享受到丰富的娱乐内容。一些车型还配备了高品质的音响系统和超大尺寸的显示屏,为用户打造了沉浸式的视听享受。
在舒适性配置方面,智能座舱也有了新的突破。一些车型配备了座椅按摩、通风、加热等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节座椅的状态,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车内香氛系统也成为了智能座舱的新宠,可根据场景自动切换气味,如雨天释放 “青草香” 缓解焦虑,为用户营造出更加舒适、惬意的车内环境。此外,一些车型还搭载了健康监测模块,能够实时监测驾驶员的心率、血氧、疲劳度等生理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及时提醒驾驶员休息,保障行车安全。
(三)新能源技术新突破
新能源技术是汽车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本次车展上,新能源技术的新突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大车企纷纷展示了他们在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充电速度加快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在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方面,比亚迪展示的全球首款量产固态电池车型 “海狮 07 EV” 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款电池采用硫化物电解质多层异质结构设计,能量密度突破 500Wh/kg,循环寿命超过 2000 次,充电 10 分钟即可续航 400km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采用的 “原位成膜技术” 能在电极表面自组装柔性电解质层,使电池在极端温度下仍保持 93.4% 的容量保持率。蔚来 ET9 搭载 150kWh 固态电池包,续航直接破 1000km,为用户提供了更长的续航里程,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 。
充电速度的加快也是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小米 SU7 Ultra 的 “超级快充” 技术十分惊艳,10 分钟能充 80% 电量,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让用户的出行更加便捷。一些车企还在探索无线充电技术,未来,用户只需将车辆停在无线充电区域,就能实现自动充电,无需繁琐的插拔充电线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充电的便利性。
固态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成为了车展上的热门话题。固态电池使用固体电解质,相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时间和更高的安全性。除了比亚迪的海狮 07 EV,宁德时代也展示了全固态电池量产方案,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 三维锂金属负极架构,实现了最高续航突破 1500 公里(CLTC 工况),超快充技术实现 10 分钟补能 80%,充放电循环次数超过 2000 次(容量保持率>90%),以及极端温度适应性(-30℃至 60℃正常使用)。这些技术的突破,使得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主流电池技术。
氢燃料电池则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具有零排放、加氢速度快、续航里程长等优点,适合用于重型运输和长途驾驶等场景。丰田展示了氢燃料电池重卡,加氢 3 分钟续航 800km,为解决长途物流的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积极布局,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上海车展-概念车的未来畅想
(一)设计理念突破
概念车往往代表着汽车制造商对未来汽车设计的大胆设想和探索,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元素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 2025 年上海车展上,众多概念车惊艳亮相,展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理念突破。
宝马 Skytop 概念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款车致敬了 BMW 507 和 BMW Z8 等宝马敞篷跑车的经典风范,同时创新融入现代风韵。车身线条简洁精准,寥寥数笔就勾勒出紧致而富有张力的车身轮廓,雕塑般的车身造型蕴含着蓄势待发的磅礴力量。从发动机盖延伸至内饰和尾门铝制装饰条的线条尤其引人注目,在视觉上强化了动态感和流畅感。车头冷峻犀利的箭形设计、标志性的鲨鱼鼻造型以及紧致利落的尾部设计,都是对 BMW Z8 经典细节的复刻和致敬。承袭经典的同时也链接未来,前脸的光耀双肾格栅与纤薄的 LED 大灯组合,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未来设计理念。宝马专为概念车定制了业内最纤薄的 LED 大灯组,将所有照明功能集成一体,极薄的灯组设计从前脸一直延伸到尾灯,仿佛一辆来自未来世界的终极跑车。侧面翼片式车门设计取代了传统门把手,结合精致的轻合金轮毂,确保整体造型的简洁流畅。
比亚迪腾势概念超跑同样吸引了大量目光,这款车采用了令人惊艳的双门四座布局,展现出其动感与优雅的流线型车身。每一条线条、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设计师对完美的极致追求。虽然外表被蓝色伪装覆盖,但从早期曝光的谍照中,车身独特的轮廓与线条清晰可见,这无疑为跑车爱好者们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其独特的设计不仅展现了比亚迪在汽车设计领域的创新能力,也预示着未来超跑设计的发展方向。
这些概念车的独特造型和创新元素,如宝马 Skytop 的翼片式车门、比亚迪腾势概念超跑的双门四座布局等,都为未来汽车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它们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融合了科技与艺术的移动艺术品。随着这些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未来汽车的外观和内饰设计将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二)技术前瞻性
概念车不仅在设计理念上具有前瞻性,在技术应用方面更是引领着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许多概念车搭载了一系列前沿技术,如无线充电、自动驾驶更高级别应用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未来出行带来了无限的变革和可能性。
无线充电技术在概念车上的应用,让充电变得更加便捷。无需繁琐的插拔充电线操作,用户只需将车辆停在无线充电区域,就能实现自动充电。这一技术的出现,不仅提升了充电的便利性,还为未来城市的智能化交通系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未来的停车场可以配备无线充电设施,车辆在停车的同时就能自动充电,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自动驾驶技术在概念车上的更高级别应用,更是让人们对未来出行充满了期待。一些概念车展示了 L4 甚至 L5 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能够在几乎所有路况下实现自动驾驶。这意味着未来的出行将更加安全、高效,驾驶者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例如,在上下班途中,驾驶者可以利用自动驾驶功能处理工作事务、观看视频或者休息,提高出行的舒适度和效率。
除了无线充电和自动驾驶技术,概念车还可能搭载其他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车联网、氢燃料电池等。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将为未来出行带来全新的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车辆更加智能,能够根据驾驶者的习惯和需求自动调整车辆设置,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车联网技术则可以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将使车辆实现零排放,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然而,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成本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未来,这些前沿技术将从概念车逐步走向量产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环保的体验。
上海车展-车展中的行业趋势
(一)电动化转型加速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销量数据屡创新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 和 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9%,较 2023 年提高 9.3 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1-3 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由 41.5% 提升至 51.1%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增长态势迅猛。
在本次上海车展上,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传统车企对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和力度。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加大在电动化领域的布局。奔驰带来了全新纯电长轴距 CLA 和 Vision V 概念车,宝马 iX 电动 SUV 进行了升级,奥迪推出了 AUDI E 概念车和一汽奥迪 A5L 。这些车型不仅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延续了品牌的豪华风格,更在电动化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如更长的续航里程、更快的充电速度等。
新能源车企也在持续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比亚迪汉 L 和唐 L 基于超级 e 平台打造,展现出超强的技术实力;特斯拉新款 Model Y 和 Model S 在续航、性能和智能驾驶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提升。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也带来了各自的新款车型,凭借创新科技和独特理念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
电动化转型加速的背后,是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和接受度的不断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品质将不断提升,未来有望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
(二)智能化成为核心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从智能驾驶到智能座舱,汽车的智能化配置不断升级,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在本次上海车展上,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成为了各大车企展示的重点,智能化配置也成为了消费者购车时关注的重要因素。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L2 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已经在许多车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功能,为驾驶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便利和安全保障。而在本次车展上,我们看到了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展示,如 L3、L4 甚至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奔驰 S 级轿车配备的 DRIVE PILOT 系统、奥迪 A8 的 Traffic Jam Assist 系统都支持 L3 级自动驾驶,小鹏汽车的 XNGP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极狐阿尔法 S Hi 版则实现了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这些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的算法,能够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实现自动驾驶,为驾驶者带来更加轻松的驾驶体验。
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人机交互方面,越来越多的车型采用了多屏互动、语音和手势控制等技术,让驾驶者能够更加便捷地操作车辆。娱乐系统方面,各大车企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智能座舱娱乐系统,配备了高品质的音响系统和超大尺寸的显示屏,为用户打造了沉浸式的视听享受。舒适性配置方面,座椅按摩、通风、加热、车内香氛系统、健康监测模块等也成为了智能座舱的新宠,为用户营造出更加舒适、惬意的车内环境。
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各大车企都在加大在智能化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汽车的智能化水平。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智能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三)跨界融合新生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行业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他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跨界融合,构建起全新的出行生态。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便捷化的出行选择。
科技企业与车企的合作日益紧密,成为跨界融合的重要体现。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在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近年来与多家车企展开合作,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先进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华为与江淮汽车携手打造的尊界 S800 采用了 “L3 级智能驾驶架构设计”,全新岚图 FREE 也将搭载华为最新高阶智驾系统,采用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方案。此外,华为还与上汽集团合作推出 “SAIC 尚界” 品牌,通过项目联合开发,在产品定义、造型设计、智舱智驾、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全链路深度合作,探索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路径。

除了与科技企业合作,汽车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能够与智能家居连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汽车的某些功能,如解锁车门、启动发动机、调节空调等;汽车也可以与家中的智能设备进行交互,如在回家途中提前打开家中的灯光、调节室内温度等,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
汽车共享服务的兴起也是跨界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出行需求的多样化,汽车共享服务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经济的出行方式。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预订附近的共享汽车,按使用时间或里程付费,无需担心车辆的购买、保养和停车等问题。这种共享模式不仅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
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打破了传统汽车行业的边界,整合了各方资源,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机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成熟,跨界融合的新生态将不断完善,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体验。
结尾:车展的意义与期待
2025 年上海车展,无疑是一场汽车行业的巅峰盛会,它不仅汇聚了全球汽车行业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技术,更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场车展上,我们见证了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感受到了智能化带来的无限可能,也领略到了跨界融合所创造的全新生态。
车展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车企提供了展示自身实力和创新成果的舞台,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了解最新汽车产品和技术的机会,进一步推动了汽车消费市场的繁荣。同时,车展也促进了国内外汽车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汽车行业将继续在电动化、智能化、跨界融合的道路上加速前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汽车将更加环保、智能、安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体验。
作为汽车行业的关注者和爱好者,让我们共同期待汽车行业更加美好的未来,也期待下一届上海车展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乘用车(一层展厅)






乘用车(二层展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