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摘抄2025.4.2
一点积累 2025-04-02
4.春江水暖鸭先知,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投,企业就往哪里走。我们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经济赛场上的优秀“运动员”。5.中国创新压不倒、打不垮、挡不住,再三印证一个道理,“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保持定力,苦练内功,我们完全有信心和能力化危为机、赢得主动。6.它是实干奋斗之城,是锐意创新之城,是自信自强之城,是我们这个时代向未来的致敬之城。雄安新区建设是战略、是任务,是标杆、是引领,也是一种强劲的精气神、一个领先的方法论。7.我们积极邀请广大民营企业参与中国—南亚博览会、滇商大会等重大活动,吸引广大民营企业来云南投资创业,把云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绿色优势,与民营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渠道有效“嫁接”,共创“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8.我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服务民营经济,就是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情怀,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召开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做优政务服务、做好法治保障、做强要素支撑等10个方面举措,面对困难与企业同题共答,发自内心为企业做好服务。9.也正如雄安如今呈现的模样,有显有隐,浑然一体:“有形的雄安”,建筑骨骼疏朗,人文自带英气,色彩蓝绿交织,景致步行即达;“隐藏的雄安”,既飘逸在“云端”,数据孪生之城初具规模,也掩映于“地下”,各种管网线整齐收纳进地下管廊。10.建设千年秀林、疏浚自然水脉、修复历史文脉,被摆在很高位置,打破了以往城市规划的条条框框;从一开始就坚决“拒绝”炒房、炒地、炒户籍、炒房租等“虚假繁荣”,城市治理不慕虚功,专心于兴民利、创实业……雄安的“模样”,并没有参考什么模板,也不是哪个地方的再版、哪种模式的翻版。11.更好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构建更加科学、高效、规范的减负长效机制,坚持“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推动资源、服务、管理真正向基层下沉,确保车拉得动、跑得快;另一方面,通过压实工作责任、做实问题整治,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使“躺平”混日子的人没市场、靠边站,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在“真”上下功夫,在“实”上用力气,激励基层干部鼓足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在基层广阔天地中大展其才、大有所为。12.一心能成多事,多心难为一事。在工作中总是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就行,往往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无论做什么事情、干什么工作,都需要有认真、较真、精益求精的精神。认真对待工作,必须多下“绣花功夫”,真正把心沉下去,把腰挺起来,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样才能破解难题,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13.现实中确实也有一些问题本来可以及时得到解决,最终却被拖成了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认真之“心”,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个别领导干部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工作上得过且过,对待问题不是“推”就是“拖”,没有从内心深处认真对待,抓落实自然也就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二是缺乏认真之“能”,不愿学、不想学,总是靠着吃老本混日子,难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一遇到新问题、新事物、新矛盾就绕着走,打退堂鼓。三是缺乏认真之“行”,个别领导干部工作部署多、检查落实少,不敢较真碰硬,奉行好人主义,害怕伤和气、失面子、丢选票,最终往往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真正破解老大难问题,以上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