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4 日,为期三天的 2025 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以 “智汇海洋,科创未来” 为主题,通过展览展示、会议论坛和配套活动三大内容板块,全方位呈现海洋智能及无人装备、海洋牧场及深海养殖等领域的新技术成果,3 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吸引了 200 家企业参展,共同奏响海洋科技发展的强音。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与海洋经济大省,广东将 “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列为全省 “十大新突破” 之一。开幕式上,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屈家树指出,珠海凭借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与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近年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 “蓝色门户”,在构建创新矩阵方面成果显著。此次展会高度契合 “海洋 - 空天 - 数字” 三位一体战略,汇聚了海洋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等领域前沿成果,搭建起开放共赢的交流平台,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打造 “海上新广东” 注入强劲动力。


珠海海洋资源堪称 “天赋异禀”,全市领海线以内海域面积达 9348 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 227.26 公里,262 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是珠三角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城市。珠海市副市长苏虎表示,珠海将依托资源与产业优势,锚定 “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 目标,构建 “一带贯通、双核引领、全域联动” 的海洋产业空间发展新格局。活动当天,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揭牌并发布珠海宣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项目负责人崔维成等行业大咖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为海洋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


展会现场,无人化智能技术 “海空联动” 成为一大亮点。中航工业通飞带来刚获型号合格证(TC)的 “鲲龙” AG600 飞机模型,引得观众驻足赞叹;中船黄埔文冲展示的国内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国内现役起重能力最大的风电安装船、无人智能母船 “珠海云” 等先进装备,尽显大国重器风采;哈尔滨工程大学携国内首艘高速复合动力全自主无人艇 “天行一号” 及 “北海号” 无人艇等展品亮相,展现智能科技魅力。


为打造全球首个 “空域联网、海域联动” 的海洋智能生态展,展会特别设置无人机专区,众多国内外无人机领域头部企业参展,集中展示海洋观测、应急救援等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推动海洋无人机技术与产业升级。展会期间,品牌主论坛 “大湾区海洋发展论坛” 及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推介会” 等多场高规格分论坛将相继举行,同时还安排了项目推介、新品发布、商务对接等特色活动,为海洋产业发展搭建深度交流与合作的优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