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国电力报》“特别策划”栏目刊发华电云南公司闯出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新路子报道《“咖位”十足 古韵流芳》,现将全文刊登如下:



今年6月,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将在云南昆明举办。

作为能源央企,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云南公司”)将继续受邀参展。因去年第一次展出的咖啡、草果、花椒等产品受到参观人员一致好评,3月初,该公司就开始积极筹备布展事宜并将携手新一批帮扶农副产品精彩亮相。

作为云南第二大发电企业,华电云南公司始终以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彰显能源央企“排头兵”为己任,积极融入产业转型升级,闯出一条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新路子。

咖啡香飘“振兴路”

为把云南怒江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精品咖啡上游产区”,在“大滇西旅游环线”的整体带动下,华电云南公司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助力挂联帮扶的泸水市赖茂村推进“一村一品”咖啡基地建设,同时邀请云南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多名专家围绕咖啡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知识,为当地40余名咖啡种植者开展系统培训,切实增强了内生动力,有效促进赖茂村咖啡种植。

从3月29日召开的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上获悉,目前泸水市咖啡种植面积达3万亩,综合产值2.32亿元,带动了2813户咖农增收,年均收入达到2.68万元。

华电云南公司积极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投资超20亿元用于怒江修建交通等基础设施,持续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累计派驻驻村队员50余人次。在定点帮扶的赖茂村,该公司在投资硬化改善村内道路的基础上,支持村委建设“光伏﹢车棚”停车场,配备储能充电桩等设施,为村集体经济拓展增收渠道,结合南博会参展采购村内咖啡等农副产品,积极推动消费帮扶。

同时,华电云南区域周家寨建成了全省最大的“茶光互补”项目,大坪坝则打造了“林光、牧光、药光互补”的复合开发示范样板,而剑角峰的风车更是被彩绘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网红景点”……华电云南公司投入多笔资金用于乡村振兴事业,将新能源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实现了“建设一个项目、美化一片环境、富裕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

百年石龙坝“火出圈”

在云南省“云岭先锋讲师”“石光”讲解传承室“光耀”讲解员樊永生声情并茂的解说中,弥足珍贵的水电博物馆,饱经沧桑的防空洞、生产车间……总会一一呈现在前来云南华电石龙坝发电厂参观学习的观众眼前。

2024年11月,成功入选“工业旅游创新之星”的石龙坝发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工业遗产,坚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秉持保护优先原则,大力推动文物和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1910年生产的文物机组至今仍在该厂稳定运行,堪称“活着的文物和工业遗产”,有力彰显了中国水电行业先进的管理水平。

去年10月28日,石龙坝发电成功当选全国首批“工业强国少年行”工业文化研学活动任务承担机构,是34个机构中唯一入围的电力企业。此次当选是石龙坝发电继全国工业遗产、全国电力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水电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大思政课”工业现场教学点等工业类荣誉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是对石龙坝发电专注中国华电品牌宣传和工业教育科普成绩的肯定。石龙坝发电紧扣“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品牌效应,长期坚持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和工业科普教育,积极讲好艰苦创业推动中国水电发展和中国华电水电运维技术造就中国最长寿机组的故事,凝聚起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如今,石龙坝发电已成为红色教育与工业研学旅行的热门打卡地,年接待人数超36000人次。未来,石龙坝发电将以“发电、文物、教育、旅游”为核心,加速推进多个基地提升改造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教育功能,为公众打造更优质的参观、学习和旅游体验,让工业文明基因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血脉。

来源:《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