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出11个本博贯通人才培养特色班,其中包括"未来空天领军计划"。该计划依托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平台,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科学素养、能够引领空天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入选该计划的学生将进入沈元学院(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学习,采用八年制本博贯通培养模式,实行定制化的学研一体化培养方案。该计划突破传统学科界限,构建多学科交叉、空天信融合的创新培养体系。学生研究方向由导师团队根据学科领域确定。
培养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学业优秀且通过考核的学生,前三年即可获得推免资格,自主选择导师攻读博士学位;
实行弹性学制,原则上八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专业根据个性化培养方案和研究方向确定,分别授予相应学科的本科和博士学位。
创新构建11个本博贯通人才培养特色项目:
基于空天力学、计算机、华罗庚数学、物理、化学等5个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以国家级试点学院为平台,设立飞行器动力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4个卓越工程师培养实验班;
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优势资源,共同创办协和医班,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医学人才。
深化大类招生与培养机制改革:
优化调整大类招生专业设置,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特色专业;
拓宽专业分流渠道,在部分专业开设本研贯通人才培养专项通道;设立新能源无人机、智能航天器、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等主题式项目制人才培养实验班,面向大类学生提前选拔;
完善专业分流与转专业制度,推出"专业保障"政策,让学生能更早进入理想专业学习。
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生态:
重点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工智能基础必修课,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化培养方案,建立"1+M+N"课程结构(1门核心必修课+M门微专业课程+N门特色选修课),全面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思维能力和数字素养。
创新推出"人工智能+人文社科"跨学科双学位项目。
声明:本文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