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翻交反复推敲形成最优方案,覆罩法大棚与进博会场景融为一体,车站装修精扣细节呈现内在精致。在2号线西延伸和13号线西延伸的工程建设中,有一个忙碌而坚定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的项目经理邓扬。面对工程建设中诸如交通疏解、施工安全保障、装修细节把控等一系列复杂难题,他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带领团队一次次攻坚克难,为上海地铁建设添砖加瓦。

“City Walk”推演翻交最优解

13号线西延伸诸光路站位于国家会展中心西侧,每年频繁的会展安排对于周边交通的保障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诸光路站就坐落于这样一个高敏感性的路段上。如何既确保交通顺畅,又能满足诸光路站土建施工成了诸光路站前期施工的一个最大的难点。邓扬带领总包及前期配套团队迎难而上,从围场的放线、施工场地的合理布置再到周边路网可利用道路的排摸踏勘,他们走了一遍又一遍,也量了一遍又一遍。属地交警、道路管理部门、国展中心及西虹桥管理中心他们挨个上门拜访征询意见。最终在各方的支持下,经市区两级相关单位同意,实施了诸光路北向南交通绕行疏解,南向北保持车辆通行的方案。该方案打通诸光路北侧规划蟠秀路并设置可变车道,满足潮汐车辆通行需求。迁改17条公交线路减缓国展中心门口大型车辆通行需求,增设167块道路引导指示牌,提前5公里分流诸光路北向南车辆。2023年3月17日凌晨,在各参建和交警总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这次大区域的交通疏解并成功建立了土建施工围场,历经两届进博会的考验,交通保障工作平稳顺利。
覆罩大棚倒计时施工挑战

一年一度的进博会是展示中国和上海的窗口。在国家会展中心门口建设地铁也成了展示上海地铁的舞台。为了体现地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面貌,13号线诸光路站采用了覆罩法大棚施工。上海轨道交通在上一轮建设中成功示范运用覆罩法施工后,13号线诸光路站作为本轮建设中首批实施覆罩法施工的建设项目,在环境面貌上追求与进博会场馆和谐统一。邓扬以外省市工地钢结构大棚坍塌事件为鉴,施工过程中不论是主次梁的选择上还是屋面板的材质,邓扬都要求仔细计算安全系数,务必做到抗台、抗震、抗极端天气。整个钢结构的吊装安装方案也进行了多方专家评审,做到万无一失。面对短短1个月的安装周期,邓扬将计划细化到天,速度中求安全,最终在第六届进博会前,本轮建设第二个覆罩法大棚顺利搭建完成,与国家会展中心周边的环境风貌完美适配。
“细节控”提升颜值呈现精致感

2号线西延伸作为本轮建设第一座投用的地下车站,装修安装施工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展。力争把蟠祥路站做成本轮地下车站的样板站的邓扬,在施工前期,对车站BIM建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到车站的整体装修安装效果,小到地面铺装与屏蔽门与风管法兰的对缝细节。经过多轮的推敲,以及现场的反复测量排版,最终确定了站台层和站厅层大理石的尺寸,由原来的600*600调整为570*570,并通过样板段进行实际操作的验证。细节控的“毛病”让这个小个子项目经理粗线条的外表下隐隐透出了一丝精致。
小个子是他的外表,大能量是他的内核,也是他作为项目经理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大局与担当、责任与细心,带领着团队不断向前。他心中怀揣着对上海地铁的热爱,小个子也不妨碍他绽放大能量!

本文刊发于《地铁画报》
2025年第4期 封面人物专栏
审核:孙樱齐
终审:吴昕毅
共同使命
申城地铁,通向都市新生活
企业愿景
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轨道交通企业
核心价值观
社会责任第一
安全质量第一
团队协作第一
企业精神
敬业 奉献 求实 创新
经营理念
以人为本 精细管理
以诚取信 和谐共赢
员工行为准则
严字当头 爱岗敬业 忠于职守
“三个转型”
从建设运营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从单一的交通运输功能向综合服务的城市地铁网络转型
从运营地铁向经营地铁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