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大阪世博将于 4 月 13 日揭幕,全球特色场馆汇聚一堂,在建筑设计美学中,为未来社会描绘蓝图,回应环境永续、循环经济等全球关键议题,本篇整理 5 大亮点场馆。

荷兰馆:人造太阳高挂,展馆成为循环设计的汇聚平台


2025 年大阪世博会围绕著一个世界所面临的挑战,像是气候变化和健康危机,荷兰馆便旨在成为一个汇聚不同观点与专业知识的平台,创造共同解决方案。
荷兰馆建筑设计围绕著主题「共同的信念:携手迎接另一个黎明」,呈现以水力产生零碳排放能源的突破性技术,为所有人提供清洁能源。渲染图中,描绘了升起的太阳,象征无限的清洁能源,而建筑本身即传递循环原则。

荷兰馆设计由建筑事务所 RAU、建筑咨询团队 DGMR、体验设计工作室 Tellart,以及日本建筑公事务所 Asanuma 多方共同合作,过往皆拥有循环设计及建筑的丰富经验,专注于创造安全、可持续及健康的生活环境。
建筑核心理念回应人类当前的重大挑战之一:认识到所有有限资源都是无法持续的。随着能源面临耗尽,荷兰提出一个结合循环材料及零排放能源的创新解决方案。展馆采用循环设计,材料可随时拆卸重组,并于 Madaster 平台上登记材料护照,确保每一件建材都能追溯且可再利用。
 


卡达馆:如风帆轻鼓,卡达造船技术交织日木榫接工艺


卡达馆由隈研吾建筑事务所(Kengo Kuma & Associates)与卡达博物馆(Qatar Museums)合作设计,巧妙结合两国文化精髓,成为跨文化对话的绝佳范例。设计灵感来自卡达传统达奥船(dhow boat)建造技术与日本木工榫接工艺,借由创新的文化组合,展现建筑美学的多元性、环境与可持续性,并强调海洋被视为资源中心、贸易与知识交流的媒介。
卡达馆总面积约 1,200 平方米,团队以白色柔软织物包覆木造结构,柔和曲线微微鼓起,宛如帆船的风帆,向曾用于在东阿拉伯、东非、叶门和南亚沿海地区进行贸易的传统帆船致敬,亦展现双边文化交融。


步道设计让人们仿佛「漂浮」于水面,增强沉浸感;包围建筑的水池设计,则创造出优雅的镜面效果,凸显建筑的轻盈感与流动性。不仅具有视觉上的震撼力,更通过建筑语言讲述了卡达与海洋的深厚渊源。

西班牙馆:以32个充气球体、塔式起重机组成,材料全部都能再利用


西班牙馆由当地建筑事务所 selgascano 及 FRPO architects 设计,以创新租赁与再利用概念,将循环经济理念极大化,意即透过租赁、回收及再利用来建造一切,为未来建筑提供全新思路,也凸显展馆核心理念「不浪费任何资源」。



考量展馆建设的多种可能性后,设计团队先在西班牙打造30个预制模组基座,并直送展览现场,模组包含入口、办公室、贵宾室、营运办公室、厨房、仓库、更衣室、洗手间、餐厅、酒吧等,整体建筑空间共 1,070 平方米。

最有趣的是,用于安装模组的三台租赁塔式起重机直接化为屋顶支撑结构,以间隔 6米平行固定的塔式起重机成为支撑轻量化屋顶的主要结构。设计师在西班牙制造并充气直径为 6 米、 4 米的 32 个充气球体,并固定在塔式起重机上,再覆盖大型布料以保护展馆免受雨水和阳光的影响。东北侧有透明部分,其余 85% 面积为半透明或不透明,创造出轻盈的视觉效果。
 
展馆设计拥有完整的拆卸再利用计划,球体将在农村地区、私人住宅或旅游景点作为室内空间再利用,布料将返还制造商回收,起重机归还出租方,集装箱则由 ACE 和 AECID 机构联合送往学校等再利用场所。此外,展馆预算包括推进所有使用物品的再利用,确保让材料展开第二生命的建筑易于维护。

意大利馆:以现代设计诠释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


意大利馆由 Mario Cucinella 建筑师事务所(MCA)设计,以「理想城市」(La Città Ideale)为主题,呈现对文艺复兴时期象征元素的现代诠释,体现如罗马竞技场等意大利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前瞻性的未来愿景。展馆传递意大利对社会空间的愿景,像是整合、包容与动手参与的文化,这些都建立在真实的关系与互动基础上。


观众可沿着主立面的开放门廊与巨大柱体,进入可以看向大型中庭的独特视角,在无形间指引了逛游路径。接着,带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及雄伟场地,体现意大利的经典遗产与文化,同时呈现出与天空、海洋、光线彼此交融的展馆结构。
 
参观体验分为三个独立场景,第一场景是剧院,展现意大利戏剧遗产;第二场景是理想城市,融合包容、社会方法与品质和工艺,加上新技术、创造叙事空间;第三场景在展馆屋顶上的意大利花园中展开,重新诠释迷宫的古典概念,为观众提供体验人类与自然植物之间的平衡。

建筑团队优先考虑使用天然原料、短供应链、回收内容、避免有毒成分,以及获得可持续性认证的材料。结构框架主要由木材组成,从经过认证的当地供应链采购,并通过优先考虑单一材料组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世博会结束后,展馆计划转化为「意大利工作坊」的展示档案库,包含意大利最佳实践、专利、项目、可持续理念等资源。 



沙乌地阿拉伯馆:以现代设计诠释沙乌地村庄,打造有机沉浸的梦幻场景 


由 Foster + Partners 设计的沙乌地阿拉伯馆,呼应了对沙漠、城镇与城市的探索,如 Foster + Partners 负责人 Luke Fox 所说:「展馆带领观众展开发现之旅,层层揭示沙乌地阿拉伯文化的生动场景,透过尺度、光线、声音及纹理设计刺激感官,同时展示沙乌地阿拉伯馆最具创新性及令人兴奋的成就。」整体设计将令人联想到传统沙乌地村庄的有机形态,创造独特的沉浸式空间体验。


建筑师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精心设计,允许夏季高温时从西方吹来的凉风进入街道,而在 4 月及 10 月较凉爽的月份,景观前庭则作为屏障,保护展馆免受较严酷的北风影响,展现了对当地气候条件的精准因应。

参观路线始于种植沙乌地阿拉伯植物的葱郁前院,穿过狭窄街道之后,通往作为展馆核心的庭院,并可以逐步探索蜿蜒街道的「村庄」,窗户及门口通向一系列与 59 Productions 和 Squint/Opera 合作设计的沉浸式场域。

展馆采用低碳设计,包括节能照明、采用雨水回收,并整合太阳能光电技术产生电力,团队企图达到日本绿色建筑评级系统的最高级别,并有望实现净零营运目标。此外,展馆外墙采用具灵活性的轻质沙乌地石材,可以高效拆解重组或完全重新配置,以满足未来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