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国际车展汽车零部件企业动态


HRC上海车展首发碳纤维超级碳舱


4月23日-5月2日期间,HRC携碳纤维创新成果亮相2025上海车展。其“超级碳舱”较传统钢铝减重30%,轻量化系数仅0.95,兼顾安全与性能;热塑车门模块实现高效量产。全碳纤维轮毂减重40%,提升操控性。环保展区展示回收碳纤维技术,保留95%机械性能,推动汽车产业碳中和。HRC以材料科技助力未来出行高效化、可持续化发展。


Momenta全球智驾方案领跑上海车展


4月24日,Momenta在上海车展宣布与通用别克、一汽丰田等六大品牌深化合作,累计量产车型超130款。CEO曹旭东披露,2025年合作车型将达26款,较2024年增长225%,搭载量两年内实现三次“十万辆级”跨越:首阶段两年10万辆,次阶段半年20万辆,预计5月再增近10万辆。

下半年,公司计划推出基于强化学习的R6飞轮大模型,通过模拟训练优化驾驶决策,目标在安全性与用户体验上超越人类水平,加速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


东软睿驰全栈AI技术亮相上海车展


2025上海车展上,东软睿驰发布AI汽车全栈技术,涵盖智能驾驶、车云一体及生态服务,助力车企智能化转型。其NeuSAR 5.0系统可缩短AI开发周期30%,与宝马合作的“动态情感引擎”实现座舱主动适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本田、丰田等车企代表现场探讨合作,武汉经开区签约引入智能网联实验室。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表示,AI正推动汽车向“智慧生命体”进化,NeuAI平台提供200+场景算法,概念车演示无地图自动穿行能力。


哈曼科技亮相上海车展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三星电子旗下哈曼以“消费级体验,汽车级品质”为主题,展示智能座舱、沉浸声学及绿色科技三大创新方案。

其AR-HUD、AI语音交互及3D音响等技术精准契合智能化趋势,并与比亚迪、蔚来等车企深化合作。哈曼中国区总裁李明哲表示,未来两年将落地10余项本土化技术。

海立发布三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新品


4月23日,上海海立集团在车展发布三大热管理解决方案:R290冷媒集成模块采用环保丙烷制冷剂,冷媒量<150克,体积/重量均降10%;两款低温热泵压缩机突破-40℃极寒启动,制热能效比达2.8,设计寿命提升10%。

配合芜湖数字化新产线(效率提升30%),海立已为全球30余家车企提供热管理方案,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环保、低温续航及系统集成领域技术升级。

邦迪汽车系统首秀上海车展


4月23日,邦迪汽车系统首次亮相上海车展,展示新能源热管理解决方案,包括12V电子水泵、集成冷却系统等,并推出轻量化高压电池外壳(减重30%、降本20%)。其合并ABC Technologies后营收达54亿美元,覆盖120个工厂,产品线扩充至轻量化内外饰及热管理系统。


公司在中国布局17个基地,2023年设立合肥工厂及上海电动出行创新中心,具备全流程研发能力。亚太总裁Henri Tsang指出,电动化需求聚焦轻量化、空间利用、成本与安全。

中航光电发布新能源车全链路方案


4月23日,中航光电携智能出行解决方案亮相上海车展,聚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三大趋势。推出覆盖“车-路-云”的智能网联连接器矩阵,支持9GHz高频信号传输;全球首发EVH6E高压连接器,触点寿命30万次,减重20%;创新铝代铜技术,全铝Busbar系统减重40%,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


公司年营收206亿,高压方案覆盖行业Top15车型,智能网联产品进入10余家主机厂供应链,致力成为世界级整车互连技术提供商。

安通林携创新技术亮相2025上海车展


2025年4月23日—5月2日,安通林以“Essence in Motion”为主题,亮相上海车展1.2H馆,展示其75年创新成果。作为全球汽车内饰领导者,安通林推出智能座舱SUNRISE、动态光影ELIS、E-Ink Prism™电子墨水技术等解决方案,融合人机交互与可持续设计。

中国区总经理艾娟强调“深耕本土,双向赋能”战略,首席业务官Miguel表示将结合75年经验与中国伙伴共创未来。展台还呈现与Walter Pack合作的高端饰面材料,重新定义车内质感。


企业动态

Corporate Updates


佛吉亚中国联手宝钢、京东推进低碳供应链


4月25日,佛吉亚中国在"佛瑞亚2025可持续发展日"活动中,与宝钢签署低碳钢采购意向书,以降低占其外购碳排放45%的钢材碳足迹;同时与京东物流达成战略合作,目标2030年物流减排20%(较2019年)。


佛吉亚中国总裁马川提出"用更少、用更好、用更久"三大减碳方向,包括应用AI设计优化、低碳材料及提升产品可回收性。圆桌论坛上,奇瑞、中汽碳数字等企业共议绿色供应链创新,推动全产业链碳中和。


地平线与电装合作开发高性能ADAS


近日,地平线与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电装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组合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基于地平线征程计算方案和电装的传感器技术,优化行驶、转向、制动等关键功能,适用于城市及高速场景,旨在减少对激光雷达的依赖,降低成本。


电装中国CEO井上英治表示,合作将加速中国汽车智能化转型;地平线CEO余凯称,双方技术互补,共推安全智能出行。此次合作是地平线与顶级Tier-1的又一重要进展,也是电装深化本土布局的关键举措。

THE END


推荐阅读




芦勇:打破座位表,让世界看到新面孔

童威:智能电动汽车需协同创新,推动全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