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 2025)正式开展前一天,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CMTBA)主办的“2025机床制造业CEO论坛”在北京顺义·首都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作为CIMT 2025的重要配套和暖场活动,本届CEO论坛邀请了美国、意大利、日本、瑞士、德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行业协会负责人发表主题演讲,吸引了全球机床及用户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共200余人参会。与会嘉宾围绕全球机床产业的运行现状、技术趋势、市场挑战及合作机遇等展开深度对话,为行业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长毛予锋为论坛发表致辞,论坛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旭主持。

CEO论坛会场座无虚席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长毛予锋发表致辞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旭主持论坛

全球机床市场|复苏与分化并存

论坛上,多国(地区)行业协会代表分享了2024年机床市场数据及未来展望。数据显示,全球机床行业在经历短期波动后呈现分化复苏态势。
美国市场受经济波动影响显著。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AMT)会长道格拉斯•K•武德表示,2024年机床产值70.59亿美元,同比下降13%;消费额118.28亿美元,降幅8%。尽管全年订单下滑3.8%,但年底三个月订单实现连续增长(11月+12.4%、12月+5.4%、2025年1月+5.7%)。航空航天、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强劲需求成为主要驱动力,关键技术聚焦先进自动化、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方向。
中意机床贸易双向波动,对华出口近年持续下滑。意大利驻华贸易协调官彭飒彬先生表示,2024年意大利对华出口下降13.1%,中国对意出口亦有所收缩。虽然意大利机床行业在欧盟保持领先地位,但中意双边贸易面临挑战,尤其意大利对华出口增长乏力。中国机床出口呈现多元化增长,对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南美)出口增速显著。中意双方需加强合作以应对结构性贸易失衡。
日本市场预期看好。日本机床制造商协会(JMTBA)会长稻叶善治认为,日本2024年机床订单总额1485.1亿日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其中内需增长7.4%(441.5亿日元),出口占比70%(1043.6亿日元)。尽管半导体和汽车行业需求尚未完全恢复,但日本国内对飞机和人工智能相关设备的投资为市场注入活力。日本机床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下半年行业将逐步回暖,全年产值有望达1.6万亿日元,同比将增长8.8%。
瑞士市场大幅下降。受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影响,2024年瑞士机床生产和出口分别下降21%和12%,主要出口市场德国、中国、美国均出现不同程度收缩。然而,能源、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的短期需求为行业提供支撑。瑞士技术产业协会机床制造商部(SWISSMEM)秘书长克里斯托夫•布莱特呼吁加强自由贸易合作,以应对供应链波动挑战。
德国市场订单萎缩。作为全球第二大机床生产国(2024年产量102亿欧元)和最大出口国(出口额77亿欧元),德国面临中国需求骤降43%、本土订单下滑17%的压力。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VDW)中国事务专家宋娜博士在演讲中指出,行业需加速向“区域化生产”转型,同时巩固切削技术和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角色|全球机床产业的“稳定器”与“创新场”

毛予锋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机床消费国(占全球32.5%)和生产国(占全球32.1%),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34万亿元人民币,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首位,为机床产业提供了庞大的应用场景。
毛予锋指出,中国正通过“两新”(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和“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与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政策,加速制造业绿色化、数字化升级。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对高端机床的需求持续攀升,吸引了德马吉森精机、山崎马扎克、通快等国际巨头加大在华投资。这些企业不仅将中国视为重要市场,更将其作为技术迭代和全球化竞争的战略支点。
毛予锋表示,中国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机床企业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毛予锋致辞视频

应对不确定性|机床供应链重塑下的全球协作

聚焦全球机床行业面临的共性挑战,演讲嘉宾表示,为了应对不确定性,机床供应链需重塑全球协作。地缘政治与贸易壁垒、成本与零碳目标博弈、人才与技术快速发展瓶颈,以及新型市场拓展等问题亟待解决。
地缘政治与贸易壁垒方面,美中科技战、俄乌冲突、红海航运危机加剧了供应链不确定性。中国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莊大立指出,中国台湾机床出口正通过分散市场、引入AI和物联网技术提升竞争力。德国企业加速“本地制造、本地销售”模式,规避关税风险。
成本与零碳方面,尽管净零碳排目标推高生产成本,但日本、德国代表仍呼吁加强绿色机床技术研发,绿色机床与循环经济模式成为行业新标尺。
人才与技术瓶颈方面,人工智能、先进材料、合成生物学等跨领域技术将重塑机床生态,如通过生成式AI优化生产流程,数字孪生技术提升设备效能等。AI与跨领域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创新的关键因素,多数与会企业代表认为需深化产学研合作。
市场拓展方面,专家认为,墨西哥、土耳其等新兴市场成为布局重点,美国制造业回流将带来市场增量机遇。
毛予锋会长则认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但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政策红利和创新活力将为全球机床产业提供“确定性”。他呼吁各国企业加强协作,共同应对供应链、技术及环境挑战,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新生态。
“2025机床制造业CEO论坛”不仅为全球行业领袖搭建了对话平台,更勾勒出机床产业在智能化与全球化浪潮下的发展蓝图。正如主持人王旭副会长所说,让我们带着今天的收获、走进明天的展馆、争取后天的订单、实现未来的发展。随着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联动,机床这一“制器之器”将继续成为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推动全球工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图片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三审:霍悦
二审:孙静
责编:裴小吟
推荐阅读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