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问入道
向研而行
智造城实验学校
2025年微课题开题论证会



智造城实验学校2025年微课题开题论证会
春深研意浓,问教共生辉。3月26日,智造城实验学校学校以"从问入手 以研促教 研教相长"为主题召开微课题开题论证会,会上我校七个学科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以问为锚点,以研为路径,共同开启教学改革的智慧探索之旅。各学科教师团队立足学科特质,呈现异彩纷呈的课题图谱。
01
七科并进 研思同行

主持人:刘丽娴
课题:《一年级语文学生识字路径的实践探究—以
智造城实验学校为例》
语文科组以一年级学生识字路径破题,构建"生活化情境+多元感官联动"的趣味识字新范式。

主持人:田伦
课题:《小学一年级数学画图解题能力提升的
路径研究》
数学科组聚焦提升数学画图解题能力,探索"数形互译三步法",解锁逻辑思维与直观想象融合密码。

主持人:周莹
课题:《基于"十分钟"语音教学在我校一年级英语课
堂的实践研究》
英语科组深耕十分钟语音教学实践研究,借助语音教学工具和CVC游戏化测评,编织语音素养阶梯式成长图谱。

主持人:张伟燕
课题:《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游戏化教学的
策略研究》
音乐科组以游戏化课堂教学模式奏响欢乐乐章,设计"节奏类""旋律类""创作类"等沉浸式游戏学习场景。

主持人:易志坚
课题:《基于"双关注"课堂提升我校一年级学生国
家体质测试成绩的行动研究》
体育组细致分析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聚焦分析薄弱项和薄弱生的现实问题,拟通过“双关注”课堂打造和家校联合,为学生体质健康打通多维上升渠道。

主持人:陈瑞琳
课题:《AI赋能美术学科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究》
美术科组借力AI赋能美术学科素养提升,搭建"智能构图评估—数字创作工坊—虚拟策展空间"三维创新平台。

主持人:何静
课题:《星际探索家:基于航天主题的一年级科学
思维培养与实践》
科学科组以航天主题科学思维培养为起点,点燃探索引擎,通过"月球基地""飞向太空创想计划"培育工程思维与航天精神。
七大学科组紧扣教学真问题,每个课题都闪耀着问题意识的锋芒,彰显着研教融合的智慧。

02
精准把脉 赋能成长

张繁荣副书记以"三度视角"为课题把脉定向:肯定选题切口有精度,能紧扣当前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赞赏研究路径有深度,形成"问题诊断-策略构建-实践验证"闭环;建议成果转化有温度,建立校本化实施指南。他建议各课题组要进一步厘清研究目标,让目标具体化、指标化,特别强调要把握"问题真、过程实、成果显"三大原则,让研究真正成为破解教学痛点的金钥匙,成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03
高位引领 擘画蓝图

黄兆杰校长首先肯定我校教师敢于在课题研究之路上迈出的“一小步”,要求大家扎实学习做课题的范式,并在总结中提出"双螺旋发展观":教学当以问题为基因,研究作载体,两者螺旋上升方能实现专业突破,并在课题研究中始终立足真问题,探索研究方法,收集教学数据,产出真实成果,各课题组在建立"问题资源库"基础上构建"研—教—评"一体化机制,让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永动机。

以问为犁,深耕教育实践的沃土;以研作壤,孕育教学智慧的根系。智造城实验学校的首场微课题论证会已然勾勒出"问—研—教"螺旋上升的清晰脉络,愿每个破土而出的真问题都能在课堂实践中抽枝展叶,每一组教学研思的共生体都将化作教育生态的常青藤。相信,教育之问终成育人之道,今日之研可成就明日之教。
关于智造城实验学校


简介

宝安区智造城实验学校承载着深圳市各级政府对高质量教育的谋篇布局,锚定配套石岩科创城的发展定位,吸引高科技创新人才对高品质现代教育的需求,更寄托着石岩百姓对孩子未来教育与发展的无限期许,学校以“高起点启航、高标准创新、高品质发展”为办学定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健康身心、有理想追求、有科学素养、有创造能力、有责任担当、有合作精神的智慧学子。

地址

学校位于石岩街道石岩大道与龙翔路交汇处。校园用地面积为12200.9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3713平方米;建设规模为27班1260个学位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

办学理念



校园场馆图








智汇融媒
图文|何静 段雅萌
编辑|李济麟
策划|何静
初审|张繁荣
终审|黄兆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