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年会
暨研讨会在暨南大学召开

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2025年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年会暨研讨会在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年会由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主办,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珠海市暨南大学珠海研究院、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联合承办。
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其中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领域的变革尤为突出。本次年会以“人工智能+赋能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创新”为主题,采取主题报告,平行分论坛形式,打造了一场聚焦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高层次、高能级、高水平的交流盛会。来自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用友软件(澳门)有限公司、澳门轻轨、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50余所高校和企业的1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创新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全球供应链智能化转型提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

(大会合影)
开幕式:凝聚共识,共绘湾区物流供应链发展蓝图
开幕式由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执行主任、党委副书记、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简称联盟)副理事长屈挺教授主持。

(屈挺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暨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乃华教授代表暨南大学致欢迎辞,他表示,人工智能产业与物流供应链产业的深度融合,契合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战略要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重塑竞争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介绍了暨南大学围绕人工智能在推动交叉学科建设,助力物流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与韧性提升的贡献。

(顾乃华教授致辞)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秘书长郭肇明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背景,强调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管理创新为根本路径、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这一变革的“前沿试验场”,推动物流与供应链的新模式、新业态,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他表示,中国物流学会将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的工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肇明致辞)
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伞景辉在致辞中表示,珠海已拥有上百家AI核心企业、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加之数千家高新企业的规模化基础,将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他热切期盼与会专家为珠海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共建AI赋能物流与供应链创新高地。

(珠海市科技创新局伞景辉副局长致辞)
联盟会长黄国全教授表示人工智能 + 赋能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创新是落实国家湾区建设战略的核心实践方向,联盟将依托“跨境、跨界、跨学科”的独特基因整合三地资源,破解大湾区物流供应链面临的跨境协同效率提升等挑战。

(联盟会长黄国全教授致辞)
开幕式致辞结束后,联盟监事长林志军教授代表主办方为此次会议的承办单位、协办单位以及赞助单位颁发感谢状,向各单位对此次会议的精心组织与全力筹备致以诚挚的感谢。
此外,大会还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在顾乃华校长、伞景辉副局长、珠海市科协副主席刘建飞、以及联盟名誉会长谢如鹤教授、联盟副会长张惠民教授的共同见证下,承办单位代表屈挺教授及联盟理事长许治教授将旗帜授予2026年承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代表丁浩副院长,标志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理念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传承与深化发展。

(授旗仪式)
本次年会期间,多位行业专家接受媒体采访,围绕AI赋能供应链展开深度解读。许治教授强调,AI自主可控是构建智能供应链新优势、增强供应链安全与稳定性的核心基石。在具体应用上,亿航智能副总裁张宏指出,低空经济遵循先物流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的发展路径,其未来的规模化运行将高度依赖智能化技术在航空器自主感知和UTM(无人驾驶航空器交通管理系统)调度管理中的核心驱动作用。珠海率先在“唐家湾-桂山岛”等无人机货运航线完成多次飞行,标志着低空经济正为珠海的陆岛交通带来深刻变革。屈挺教授充分认可本次会议对珠海汇聚高端资源、营造开放创新氛围的积极作用,强调高校须通过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以科技园为载体,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孵化深度关联,最终形成高校与地方共赢的发展格局。
主题报告:大咖云集,分享前沿技术与产业实践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杨海教授围绕报告主题《低空经济的未来:机遇、挑战与政策展望》,从“低空经济全球发展潜力解读”、“城市空中交通核心技术解析”、“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了对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路径及关键问题的独到洞见。

(杨海教授作主题报告)
浙江大学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杨翼教授发表《数据驱动智能决策》主题报告,通过对两个需求依赖特征的库存系统研究,展示在高维库存系统中结合结构洞察与数据驱动学习的实用框架。

(杨翼教授作主题报告)
四川大学海纳特聘教授、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余乐安教授以《物流大模型:主要进展与未来方向》为题,围绕物流大模型,阐述其当前在技术研发、物流场景应用中的主要进展,从四个维度讲述了物流大模型的主要技术,并探讨其未来在深化物流供应链全链路智能决策、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等方向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余乐安教授作主题报告)
亿航智能副总裁张宏以《路空一体化综合交通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从“低空经济国家战略地位及市场规模预测”、“城市空中交通产业构成与核心载体”及企业的技术突破与实现等方面阐述了路空一体化综合交通通过整合资源与优化网络,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价值。

(亿航智能张宏副总裁作主题报告)
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昊阳博士以《三体协同:AI数字员工驱动的供应链智能决策系统研究》为主题,阐述了以多智能体协同为核心的系统架构思路,并介绍了三类核心智能体对自然语言理解、数据分析到优化决策的闭环智能的实现,以及分享了关于AI数字员工驱动的供应链智能决策系统研究成果。
五个主题报告分为两个环节,分别由联盟学术研究委员会钟润阳副主任委员和联盟副理事长唐华军教授进行主持。

(黄昊阳总经理作主题报告)
学术论坛:聚焦热点,深化多领域交流合作
学术论坛环节紧扣大会主题,共设置了10场高水平的平行分论坛,研讨内容兼顾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参会者学术报告分享既涵盖了“新一代跨境物流网络CPI”、“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等传统领域的数智化升级,也关注“低空物流及场景应用”、“数智赋能直播电商与绿色供应链协同发展”等新兴业态。此外,学者们还探讨了“企业AI应用案例与数字化转型实践”的应用实践。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的专家学者,通过专题报告、论文分享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其在方法创新、复杂模型构建及实践应用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

(分论坛精彩瞬间)
晚上,承办方精心组织了颁奖晚宴,为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和团队颁发证书。同时,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低空物流系统智能规划研究所、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用友软件(澳门)有限公司三家大会赞助单位介绍其围绕大会主题的最新科研产品。联盟监事长林志军教授为晚宴致辞,他表示,此次会议收到了众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这些成果代表了人工智能+赋能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创新的前沿探索,充分展示了专家学者们在相关领域的真知灼见。获得大会奖项的科研成果不仅推动了理论的进步,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林志军教授为颁奖晚宴致辞)
会议第二天,与会人员先后走访横琴展厅、纳金科技、普强时代等产业地标与高新技术企业。此次企业考察不仅是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生态的一次深度调研,更是人工智能与供应链管理创新融合的一次实地验证,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构建智能供应链体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进一步夯实了会议理论引领+实践赋能的交流价值。

(企业参观)
为搭建国内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高水平学术与实践交流平台,提供学术成果、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新契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领域的深度应用,赋能供应链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每年举办一届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年会暨研讨会。本次年会的圆满举办,进一步推动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领域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的协同发展,为湾区供应链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作为承办方之一,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作为承办方,展现了多学科交叉、区域产业融合的发展特色和科研实力,为人工智能技术与物流供应链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深入融合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党委卢健民书记、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院长杨光华、党总支书记周玉宇,珠海校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学院其他领导等出席大会开幕式。
-END-
图片 | 主办方
文案 | 唐蕴希 张 凯
排版 | 黄家灏
校对 | 吴士璇
初审 | 肖浩汉
复审 | 牛伟龙
终审 | 杨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