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当前,半导体产业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之一,正迎来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拓展与供应链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

据集微网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31日,A股市场已有227家半导体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从整体经营数据来看,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227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4563.49亿元,彰显出半导体产业的强劲发展韧性。



从业绩规模来看,A股半导体行业营收超过100亿元的公司共有9家,形成行业发展的 “第一梯队”,分别是中电港、中芯国际、闻泰科技、长电科技、北方华创、豪威集团、通富微电、纳思达、江波龙。这9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93.37亿元,占227家公司总营收的35%。头部企业的规模优势显著,已成为引领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其中,中电港作为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生态伙伴,营收达335.26亿元,在9家百亿级企业中位列首位,该公司曾携旗下设计链服务萤火工场、产业数据引擎芯查查、供应链协同配套亿安仓共同亮相高交会。


图源:中电港芯查查


在营收增长方面,寒武纪的营收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惊人的4347.82%,这份堪称“炸裂”的成绩单瞬间点燃资本市场。寒武纪表示,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核心优势,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其增长表现也反映出人工智能领域对半导体芯片需求的强劲拉动作用。寒武纪首次参加高交会便和微软、华为等10家优秀企业共同荣获AI年度企业奖——2018AIC青藤奖。


图源:寒武纪科技


有分析指出,A股半导体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的亮眼表现,主要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新兴需求爆发等多重利好因素。


一方面,随着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深度调整,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日益迫切,国产替代进程在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持续深化,为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成为行业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另一方面,除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等传统应用领域需求稳步复苏以外,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应用的需求也在快速扩张,为半导体行业带来全新的需求增长点,推动企业业绩快速增长。



深圳汇聚了海思半导体、记忆科技、中兴微电子、比亚迪半导体等知名企业,产业布局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今年,《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出台实施为产业提供政策支持,也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总规模50亿元的“赛米产业私募基金”落地,通过“政策 + 资本”的组合拳模式,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支持产业全链条优化提质。


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协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应用的产业生态闭环逐步形成。同时,行业展会、产业基金、科研平台等配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进一步推动半导体产业上下游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第二十七届高交会亚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展将于2025年11月14日-1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作为高交会的”明星板块”,将聚焦产业核心需求,规划7大专业展区,全面覆盖IC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先进封测、半导体设备、电子元器件、半导体材料、功率器件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应用” 的闭环生态,为采购双方搭建高效对接的产业平台。


👇 立即扫码/致电预约,锁定行业先机!


更多详情:关注公众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展”,获取展位预订与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