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2025 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的产业平台与资源生态,2025年11月7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大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攻坚与成本优化论坛」由讯通展览主办,智博数字承办。论坛围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AI视觉、直驱控制、运动控制等前沿技术,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创新路径与降本增效方案。旨在推动产业技术融合与转型升级,助力企业把握智能制造新机遇,共建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链。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大会


01  物流与制造业AI演进的下一站



潘文斌 副总经理

无锡微茗智能科技

西门子Xcelerator合作伙伴


潘文斌介绍到无锡微茗智能科技作为西门子Xcelerator合作伙伴,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为核心,聚焦金属加工领域,提供从感知层到平台层的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微茗智能依托与德国Montronix的战略合作,推出多款高性能传感器产品,包括撞机保护系统(响应时间<10ms)、移动诊断仪、预测性维护、刀具监控、自适应加工及刀柄振摆检测等,覆盖机床保护、工艺优化与设备健康管理。在信息化层面,其DMP平台支持95%以上CNC与PLC系统数据采集,结合MDC、DNC、刀具管理、FMS柔性系统等软件,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与协同优化。

潘总提到微茗智能通过“智能硬件+软件平台+行业know-how”融合,助力客户实现设备增效、质量提升与成本优化,已成为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解决方案提供商。


02  铼钠克直驱磨削解决方案



刘海丰  磨床事业部 技术总监

上海铼钠克数控科技


刘海丰介绍到铼钠克以“全直驱磨削解决方案”为核心,推动高精密磨削加工向高响应、高精度升级。铼钠克的直驱数控系统采用独特的“三环合一”智能控制器,集成位置、速度与电流环,直接输出PWM信号,将控制延迟降至最低,伺服周期短至50微秒;PWM高频驱动器具备20KHz电流载波频率与高精度传感器,确保电流环快速响应,充分发挥电机最大推力。高响应直线电机采用低电感设计,速度可达420米/分钟,加速度超10g,从根源消除反向间隙与传动误差,实现0.1μm级指令输出。IP67全防护电机能抵御磨削车间恶劣环境。

刘总重点提到铼钠克同步提供强大的专用CAM软件,通过参数化界面与DXF导入功能,为内外圆、螺纹、丝锥及刀具周边磨等复杂工艺提供“化繁为简”的编程体验,支持在线补偿与成型修砂。铼钠克通过“直驱控制+高频驱动+专用软件”的全链路创新,已帮助客户在螺杆、轴承、刀具等领域实现精度与效率的显著提升,从数控系统提供商转型为高端磨削智能解决方案领导者。


03  以“焊"为桥 新时达重塑汽车制造精度与效率的新平衡



林华  焊接应用部总工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林华介绍到作为国内首家全系统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本体厂商,新时达掌握控制系统、伺服驱动、视觉及本体的核心科技。新时达的弧焊机器人系列具备±0.03mm的重复定位精度与2.5m/s的末端线速度,中空手腕设计有效减少干涉,延长线缆寿命。驱控一体控制柜SRC45具备IP54高防护,专为复杂工况设计。

在软件层面,新时达深入工艺,开发了从弧焊基础到激光跟踪、多层多道的全套软件包,操作简便,赋能产业工人。同时,新时达以“视觉感知+智能决策”为核心,推出SmartRobot免示教平台,通过3D视觉重构与AI路径规划,实现从“单一量产”到“柔性定制”的跨越,将调试效率提升90%。

林总分享到在白车身、汽车零部件等焊接应用中,新时达的机器人凭借高精度、高柔性群控与双机协同技术,帮助客户实现多车型混线生产,保障OEE高达90%以上,重塑汽车制造的精度与效率新平衡。


04  AI+3D视觉赋能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创新实践



王银仲  高级方案经理

梅卡曼德(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王银仲介绍到梅卡曼德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AI+3D视觉”为核心,致力于为工业机器人装上高精度的“眼睛”与智能的“大脑”,推动智能制造柔性化升级。

梅卡曼德打造了完整的智能机器人基础设施产品栈:自研Mech-Eye工业级3D相机具备IP65防护与10万小时MTBF认证,可在复杂光线下对反光、深色及透明物体生成高质量点云;配套的Mech-Vision视觉软件、Mech-Viz机器人编程软件及Mech-DLK深度学习软件,均采用图形化界面,实现“零代码”编程,大幅降低使用门槛。

王经理提到在新能源锂电行业,梅卡曼德的解决方案已实现全工序覆盖:从电芯上下料、模组装配定位,到PACK段氨检测试与箱体入箱,均具备±0.15mm以内的定位精度与99.99%的识别成功率,帮助客户提升产线柔性、节约人工,并实现换型“零调试”。目前,梅卡曼德3D视觉产品已落地全球17000+台,业务覆盖40余国,成为AI+机器人领域落地规模最大、行业应用最广的创新企业之一。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攻坚与成本优化论坛


05  高性能伺服系统如何攻克机器人“精度-速度-平稳性”铁三角



曹通  市场副总

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曹通阐述到雷赛智能以“运动控制专家”为定位,深耕行业近三十载,致力于为智能装备提供核心部件与解决方案。雷赛智能构建了从控制卡、PLC到伺服驱动的完整产品线,伺服与步进系统年销量超千万轴,市场增速位居行业前列。

面对人形机器人兴起的浪潮,雷赛智能提前布局核心关节技术,推出了“超高密度”无框力矩电机与关节模组,相较传统电机节省50%空间,满足人形机器人30-50个活动关节对高功率密度和紧凑结构的极致要求。同时,雷赛智能自研的无刷空心杯电机、微型伺服驱动器及多合一驱控技术,有效解决了灵巧手在小型化、大扭矩、低噪音等方面的行业痛点。

目前,雷赛智能的FM系列无框电机已实现年产能30万台的规模化量产,并通过“工艺+工控”的模式,将来自3C、半导体等3000多个成熟应用案例的经验,复用于协作、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为客户提供从部件到关节模组的交钥匙解决方案,助力攻克机器人“铁三角”的平衡难题,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06  力学传感器在具身智能领域中应用与潜力数据



孙建龙  技术顾问

深圳市鑫精诚科技有限公司


孙建龙介绍到鑫精诚传感器专注于力学传感领域,致力于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核心的力控解决方案。鑫精诚拥有业内最全的六维力传感器产品矩阵,尺寸覆盖9.5mm至400mm,量程横跨5N至500kN,可满足从灵巧手到大型关节的全场景需求。

在人形机器人浪潮下,力传感是实现机器人与环境精细交互的关键。鑫精诚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优必选等头部机器人厂商,为灵巧手提供全球最小尺寸(仅9.5mm)的微型六维力传感器,为手腕、脚踝等关节提供高精度力矩反馈,是实现拖动示教、精密装配与自适应抓取的核心部件。

面对未来指数级增长的市场,鑫精诚正积极布局MEMS原理等新型传感器技术,推动产品向更小体积、更高精度及更低成本演进。目前,我们的解决方案已深入工业自动化、医疗康复等多个领域,旨在以稳定可靠的力控性能,成为赋能机器人“触觉感知”、推动具身智能发展的核心力量。


07  深耕行业,极致i-kinco助力未来机器人



王洋洋 解决方案经理

上海步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王洋洋分享到步科自动化作为机器人与智能设备的核心部件供应商,以“i-Kinco”集成化理念为核心,致力于为全球机器人提供极致创新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步科自动化开创性地将电机、驱动器、减速机及编码器高度集成,推出iWMC系列伺服轮、iGMK旋转/顶升模组等一体化产品。相较于传统分体方案,步科的伺服轮可为AGV/AMR节省35%安装空间,旋转模组缩短机身3-4厘米,显著提升机器人负载与空间效率,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王经理提到步科的产品线全面覆盖移动、工业、协作及人形机器人。高功率密度无框力矩电机,凭借卓越的电磁设计与自动化工艺,已批量应用于国际主流协作机器人关节;针对人形机器人,第四代无框电机及中空驱动器具备轻量化、高功率密度优势。同时,步科的部件已通过CE、UL等国际认证,并集成远程运维功能,全面助力机器人企业全球化部署。


08  又稳又快又智能--全平台具身机器人核心大小脑控制器



韦杰文 市场总监

苏州阿帕奇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韦杰文介绍到阿帕奇机器人专注于成为具身智能控制器的第一服务商,以“大小脑”协同架构为核心,为全平台机器人提供又稳、又快、又智能的核心控制器。

阿帕奇的核心产品是“奇异果”KiWiBot系列控制器,创新性地采用X86(运控小脑)与Jetson/Thor(感知大脑)的分离或一体设计。该架构实现了1000Hz的高实时运动控制节拍与高达275TOPS的AI算力,率先支持70轴协同运控,能满足人形机器人对高性能与高精度的极致要求。同时,阿帕奇已攻克机器人胸腔空间狭小的痛点,推出行业体积最小的控制器,为客户节省35%-50%的宝贵空间,并具备30G抗冲击与工业级可靠性。

韦总提到,阿帕奇已是智元等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的核心供应商,累计交付超1500套,在量产交付能力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阿帕奇致力于通过提供“开箱即用”的软硬件开发套件与多层级运维工具,显著降低机器人开发门槛与后期维护成本,旨在以稳定可靠的控制器技术,加速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落地进程。


精彩瞬间





智博数字

品牌+精准营销服务平台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